做知乎内容营销,有哪些“坑”千万不能踩?

知乎,作为国内最大的知识问答社区,凭借高净值的用户氛围和可信赖的内容生态,成为众多品牌构建品牌信任度,进行营销推广的流量场、红利池。在知乎,品牌无论是追求短期的增长,还是构建长期品牌价值,都能得以高效实现。

知乎:兼顾品牌的短期增长和长期建设

但是,高回报高收益的背后,知乎特殊的调性和社区氛围,也决定了知乎内容营销并非易事。今天,带你看看知乎内容营销中,3个非常容易“踩的坑”。

误区一

混淆“特点”与“卖点”

我们常说,“品牌特点≠品牌卖点”。

其实后面还应该加上一句:“品牌卖点”也不等于“用户痛点”。做内容营销,最关键的就是要解决“用户痛点”。

知乎的社区环境天然带有“理性、客观、讨论”的氛围,你经常会看到许多洋洋洒洒几千字、万字的回答,但它们几乎都是对于“特点”“卖点”的阐述解析,唯独忽略了对于用户痛点的解读。“卖点”是很容易被讨论的,“痛点”却是很难被挖掘的。

对于普通的内容(无营销属性)这无伤大雅。但是对于品牌方,尤其是在进行内容营销的品牌方来说,这点十分要命。

因为,当用户不能很快把“卖点”和“痛点”联系在一起时,用户的购买欲望就无法被激活,在这个基础下,内容越多越丰富,反而会让用户望而生畏,失去阅读兴趣。

“特点、卖点、痛点”三者间有什么区别呢?

用一张图总结一下:

为什么我们常常会混淆“卖点”和“痛点”之间的差异性呢?

因为,生活中的大多数产品,普通用户能很快Get到自己的需求点,能够自行建立起两者间的逻辑链条,无需品牌方再过多阐述。

例如:

你说这个食物“很有营养”,那么我自然知道吃了它对身体有好处;

你说这个衣服“更保暖”,那我自然知道穿了它会更御寒。

但当用户面对一些科技含量较高,或大众认知度较低的产品时,这种省事的方法就“不灵了”。

例如:

品牌:这款手机有最新的一亿像素。

用户:是拍得更远?更高清?还是照片色彩更好?

品牌:这款破壁机可以打碎食物细胞壁。

用户:是让食物口感更好?还是更有营养?还是做起来更方便?

……

在知乎做内容营销,请避免单纯的“学术探讨”,避免陷入品牌自嗨式的内容输出。可以在回答中“结论前置”,开头就点出用户的痛点需求点,是个不错的做法。但更重要的,是从客户自身角度出发,明确卖点和痛点之间的区别,针对性输出内容。

误区二

大而全,不如小而精

当品牌明确了卖点和用户痛点,接下来就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:一篇内容,该讲几个点?都讲?还是讲1个?2个?3个?……

这里建议,一个回答(或一篇文章)最多提及不超过3个卖点,牢记“少即是多”的原则。

从用户的浏览时的心理来说,用户的注意力通常有限,很难记住产品的所有卖点,一般会集中关注他在乎那几项(价格、颜值、功能…),所以粗暴地罗列卖点,反而会导致用户注意力分散,导致他无法关注到真正在乎的“亮点”。

从知乎的社区内容机制来说,我们先把知乎的问题分为两类:

“总包式”的大问题

如:2022年买手机怎么选?有哪些品质不错的微波炉?

“聚焦式”的小问题

如:XX手机和XX手机比哪个好?有哪些适合一个人住使用的微波炉?

前者的优势是:问题范围大,可选择的切入点更多,也更适合输出大而全的内容,而且优质内容长尾效应更强。

但同时这类内容产出周期也会更长,内容的要求也会更高。而且,因为太过于大而全,所以通常会放大一些品牌“不那么完美”的点,某种程度上更适合偏头部、有知名度的品牌,他们不怕被比较,不怕被“讨论”。

后者的优势是:问题范围聚焦,产出难度相对较低,吸引来阅读的用户也会更精准。小而精的内容,讲明白一到两个点就够了,更适合新兴品牌的破圈和种草。

综上来看,做知乎内容营销,不要迷信大而全的创作方式,不要妄想一篇回答把所有卖点讲清楚,适当拆分卖点,针对性选择问题,通常能有更好的效果。

误区三

摆正身份,找准定位

终于,品牌方弄清楚了卖点痛点,选好了问题,到了最后一步要创作内容了。

除了品牌方自发布的官方回答,品牌方通常还会选择与知乎PU合作(Professional Users),在审核PU发布的内容时,通常也会犯一个“定位不准”的毛病。

这里说的“定位不准”不是什么导航定位,而是问题立场下的“身份定位”。

品牌作为官方身份,在回答中更多是以“品牌视角”来输出,多会以“我们品牌怎么怎么”来讲故事,是第一人称视角。

但合作的PU,是品牌产品的使用者,是用户角度,他要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反馈给读者(也就是普通用户),所以通常会以“你们看,这个产品怎么怎么”来讲故事,是第二人称视角。

比如描述产品的一项新技术/新用料/新功能,品牌可以大大方方的讲,自己是如何想到的,怎样实现的,中间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,最后实现了是多么激动人心。这种强烈的情感冲动,甚至会让许多品牌,希望合作的PU也能把这些点植入其中。

但是合作的PU不行,因为他们只是这项技术/材料/功能的使用者,是用户角度,他们无法倾注那么多的原始情感在里面,这不合理(除非PU有这个品牌死忠粉的人设),但他们可以把最真实的反馈提供给其它用户。

如果品牌方强行希望PU在内容中像官方那样描述产品,效果只会适得其反,所以,找准位置,各司其职,让官方用品牌情感打动用户,让PU用理性的顾客视角来呈现产品特色。

总结一下,官方号的产出内容建议围绕“背景、理想、特色”为核心点来创作,而合作的PU建议以“功效、反馈、体验”为重点来创作。

总结

以上,我们从“痛点洞察”“选题方向”“身份定位”三个方面,和大家分享了在知乎内容营销中容易踩坑的三个点,简单回顾一下。

从痛点洞察上,我们要从客户角度出发,明确特点、卖点和痛点之间的区别,找到产品真正的宣传点。

从“选题方向”上,我们不追求篇篇大而全,而是把一篇内容讲透一个/两个卖点,让用户的注意力不过多流失在阅读内容中。

从“身份定位”上,我们牢记“什么人说什么话”的原则,从不同角度完善品牌形象,从而种草用户。

讲完了内容营销的“三大坑”,下次,我们再来重点聊聊知乎“知+”的万能带货公式。

当然,如果你觉得这些都太“麻烦了”,有没有“一站式服务”?

相关新闻

微信

13701037132

010-86467327

专业全平台内容种草服务商,为您量身定制营销方案,欢迎联系我们!